先行指标 一致指标 滞后指标什么意思
在经济分析中,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也称为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是用于预测、描述和验证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指标的详细解释:1.先行指标:定义:先行指标是在经济全
在经济分析中,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也称为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是用于预测、描述和验证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指标的详细解释:
1.先行指标:
定义:先行指标是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
作用: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
特点:与基准循环峰值相比,其峰值至少领先3个月以上,且在最近的连续3次周期波动中,至少有2次保持先行的指标。
应用:投资者采用该指标可以事先知道经济波动的转折点,从而采取恰当的投资策略。例如,货币供应量、股价指数、房屋建造许可证的批准数量、机器设备的订单数量等都是先行指标。通过先行指标对宏观经济的实际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得出结论的时间可比实际发生的时间提前半年。
2.一致指标(同步指标):
定义:一致指标是伴随经济的涨落而变化的指标,其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与经济运行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一致,综合反映了经济总体所处状态。
特点:与基准循环峰值接近,峰值差别在2个月以内。
应用:同步指标可描述总体经济的运行轨迹,确定总体经济运行的高峰或低谷位置。它们是分析现实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指标。例如,商品销售额、劳动力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都是同步指标。
3.滞后指标:
定义:滞后指标是在经济波动发生以后才显示作用的指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和谷的一种确认,可以对先行指标显示的信号进行验证。
特点:与基准循环峰值相比,峰值要滞后3个月以上。
应用:滞后指标有助于验证领先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例如,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都是滞后指标。
综上所述,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在经济分析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邮箱:xmtyy123@126.com,本站将立刻清除。